周仕华
不知从何时起,家书变得弥足珍贵起来,杜甫“家书抵万金”的诗句有了现实的写照。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人都使用电子邮件、手机、微信……它们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而表达的情谊却好像转瞬即逝。若是有一封纸质的书信,若干年后从箱底翻出来阅读,那股情感仍将穿透纸背,洇染你的情绪,点燃你的记忆,带你回味曾经的岁月。
收到一封盖有邮戳,氤氲墨香,带着体温的书信,是幸福的。撕开信封,拿出书信,抖开纸页,细读文字,一连串的动作满怀期待,一字一句,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值得回味和珍藏。
平生收到的第一封书信,是大哥写给我的。1989年春天,我在区里上初中,大哥却还在乡里上小学六年级。大哥的数学成绩不好,语文成绩却很优异,尤其擅长作文。严重的偏科让大哥心灰意冷,甚至生起了放弃学业,早些回家帮父母种地的念头。这些想法,在我周末回家时大哥从没告诉我,而是选择了用书信的方式向我倾诉。大哥并不是不善言辞,学校但凡有什么文艺活动,讲故事、演小品,大哥都是“种子选手”,他为什么要用书信的形式向我吐露心声呢?那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什么话,兄弟之间完全可以当面交流,难道一个周末的相处,抵不过一张信纸上几百字的份量?后来我想,平时与大哥在一起时,他话语里偶尔会流露出一些厌学情绪,但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大哥应该是想用书信这种郑重的方式向我倾诉,希望我能理解他的苦衷。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送信的邮递员来到我们学校,把一封看上去很旧的信交给我。我平时管送信的人叫表舅,已经认识很多年了。每天,他都穿一身绿色制服,背一个洗得泛黄的帆布邮包,走村串寨地送邮件。小时候,连做梦都没有想到,某一天他会给我送来一封书信。
大哥的信写得很简短,大意是:这次又考数学了,成绩很不好,自我感觉升初中无望,不想再耽误时间和浪费父母的金钱,不如早些退学帮家里减轻一些负担。末了,还不忘嘱咐我:要努力读书,不要因他的退学决定而受到影响。一封短短几百字、没有多少文采的书信,看得我鼻子一阵阵发酸,泪水不争气地直往眼眶里涌。以后的几天,一有空,我就把信拿出来读,让我难受了好一阵子,恨不能早些到周末,好回家当面劝劝大哥。
后来,凭借语文成绩的优异,大哥顺利地升入了初中。那封信,也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没有能保存下来,有些遗憾。
初中毕业,我考入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学习。学校就在临县,路程也不远,从家里到学校只要半天时间。3年来,除了第一天上学父亲送我去学校以外,家里人再也没有来看过我,唯一的一次是毕业时,大哥来接我回家。3年里,我跟家里人都是通过书信来往,不过我也极少给家里写信,因为寄一封信要两角钱,够吃一顿好饭菜了。贫困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没有向家里人诉说,而是一个人默默地承担。我们家境贫寒,父母已为一家人的生计忙得焦头烂额,我不想让他们再为我担心,只要学校发放补助和奖学金,就可以勉强维持我的生活。
偶尔,也会收到家里寄来的汇款单,一般是10元,另有一封由母亲口述、由上小学的弟弟笔录整理的信。信很简短,大都是些家长里短,不成篇章。可是,读着这样的信,仿佛听见母亲在耳畔唠叨,心里升腾起贴心的温暖。
师范毕业,同窗3年的同学回到各自的家乡,顺理成章地做了教师。最割舍不下的是杨同学,他是一个身高一米八的男生,瘦高,腼腆,鹤峰人。虽是临县,却山高路远,20多年了,我们还没有再次相聚过。从1994年起,我们互通书信三四年,几乎每月写信,交往甚密。后来因工作变动,中断了通信,彼此之间也有十几年没有联系,直到最近几年通过发达的互联网和手机,我们才又一次联系上。一叠厚厚的书信,压在老家的木箱里,成为友谊的见证。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被调到较偏僻的金盆小学任教。全校10来个老师,只有我一人住校。学生放学后,空荡荡的校园,盛满我的孤独。我开始写诗,把一个人的寂寞,从分行的文字里排出。诗歌发表后,有许多笔友写信给我,有一次,我竟收到6封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笔友的信,让我自豪了好一阵子,也都一一地回了信。我与他们之中有的人互通书信两三年,相互鼓励,相约于文字。至今记得的有河南的席小蕾和江西的熊玲两人,她们还会给我寄来自己的作品或亲手做的风铃作为礼物。可惜,书信来往几年后,突然中断了联系。尽管如今信息这么发达,茫茫人海之中,难以寻觅友人的踪迹,唯让曾经的美好,安静地尘封于岁月深处吧。
最后一次收到书信是在200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读书的小弟面临毕业就业或考研的抉择。由于这些年电话和网络的普及,小弟大学期间从未给我写过信,抽屉里的一叠书信全是小弟念高中时写给我的,有时候拿出来重读,兄弟之情在字里行间流淌,别有一番滋味。一次网聊,我央求小弟写一封纸质的书信给我,让我再感受一次文字里的兄弟情。果然,不久便收到一封来自西安的信,信封上有小弟工整书写的地址、姓名、邮编等信息。看着久违的邮戳,中间镶嵌着日期的红色小圆章,心情激动得如一首跳跃的小曲,恨不能立马拆开书信,一口气读个畅快。可是,当我打开信,读着小弟细腻而极具感染力的文字,我竟忍不住自己的情绪,差一点放声痛哭起来。小弟在信中写了自己窘迫的近况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以及放弃考研尽快找工作的无奈。从他的信中,我读出了自己在师范学校上学时的辛酸,往事里的点点滴滴,如一只只小兔子,钻进我的心里横冲直撞,让我十分难受。
我决定珍藏这封信。以后的几年,这封信都一直用文件夹悬挂在我的书桌前。2010年秋,因工作变动搬家,这封信不慎丢失,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从那以后,再没有收到过真正的书信。书信,似乎在某一天静悄悄地退出了我的生活。
书信,是一缕写在纸上的乡愁,是可以反复回味的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同学情……传统书信中历久弥新、韵味无穷、情感饱满的文字,可以在任意一个时刻激荡你的心灵。
一叠书信,一辈子的回忆。没有书信的日子,好像变得单薄,记忆无处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