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春雷
提起巴东旅游,绕不开的是雄奇飘逸的灵山秀水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奇观。三山峰聚、两江浪叠的巴东,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巴文化、纤夫文化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神奇的魔力,孕育了神农溪、无源洞、巴人河、巫峡口等一批风景宜人的景点,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游客体验纤夫拉纤。(资料图)
文化,让旅游变得有灵魂
十几年来,巴东旅游朝气蓬勃,为什么?
山水有形而文化无形,文化为巴东的有形山水注入无形之魂,正是巴东旅游“永葆青春”的秘诀。
“小妹妹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1993年2月,这首《纤夫的爱》在北京电视台正月十五元宵晚会上首次与观众见面,巴东神农溪和巴东纤夫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2011年,巴东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名声大噪,中外游客慕名而来,神农溪纤夫以及纤夫文化响彻中外。
悠悠碧水,巍巍青山,缓缓行舟……乘船顺着神农溪行驶,龙昌峡、鹦鹉峡、神农峡……峡谷幽深、青山如黛,半山腰上巴人悬棺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前来探秘,神秘的巴文化更是让无数游客魂牵梦绕。
在纤夫文化走廊,坐上“豌豆角”,体验纤夫拉纤成为游客争相体验的项目之一。游客们的热情让巴东纤夫得以保留至今。
“坐在小木船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可以体验古代巴东人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方式,非常新奇!”近日,从武汉来巴东旅游的刘先生说。
夜幕降临,游客喝着摔碗酒,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跟土家幺妹儿一起跳起摆手舞,唱起巴东的传统民歌,体验淳朴的土家风情……
“我来神农溪旅游已经四五次了,这里的美景和土家文化真是令我着迷。”刘先生激动地说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长江三峡素有“诗峡”之称,古往今来,留下了历代骚人墨客畅游时的千古绝唱。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寇准等均为三峡及巴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三峡地区的摩崖石刻更是三峡文化象征的特殊符号,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今,这些结晶,呈现在巴东县无源洞景区。
无源洞景区于2018年进行全面提档升级,以“仙泉胜景,无源洞天”为景区的主题形象定位,以巴楚文化、三峡文化、老城文化为核心,以诗词文化、碑刻文化为补充,将无源洞打造成有地域特质的三峡游线上的主题景区。今年9月,无源洞上榜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我们将挖掘到的巴东诗词文化、碑刻文化,收录到景区内,把无源洞打造成巴东文化的聚集地,让游客可以在这里一日看遍过往先贤眼中的巴东。”无源洞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偶泊巴东古县前,宦情乡思两绵绵。不堪蜡炬烧残泪,雨打船窗半夜天。”在无源洞景区诗径长廊,游客正在大声诵读石碑上雕刻的巴东古诗词。
“我觉得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接受,孩子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也领略到了巴东悠久的历史,增加了他对故乡的自豪感。”带着孩子诵读诗词的游客谭女士说。
这种代代相传,由传统文化自信衍生而来的自豪感爆发出澎湃的生命力,推动巴东旅游越过激流险滩,却历久弥新。
今年5月初,《关于支持全县旅游产业恢复振兴的通知》发布,一场工会旅游助力巴东旅游复苏的热潮在各大景区上演。各单位在景区内开展工会活动,通过诵巴东诗、讲巴东故事等方式,为巴东旅游代言。
秀美的自然风光、神秘的传统文化通过巴东人的朋友圈、抖音火速出圈,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武汉、重庆以及巴东周边县市的游客慕名而来,一睹巴东风光。
巴东县城风光秀丽。(资料图)
加大投入,提升旅游竞争力
当然,有了人文历史软实力,还要增加政策资金硬投入。
近年来,巴东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
今年年初,当地投资9300万元,改善神农溪景区通载条件,完善后勤保障功能,将沪蓉高速神农溪出口与南家垭连接,止点为神农溪景区罗坪游客中心,路线全长4474米,提升了景区旅游品质和影响力。
同时,不断推进三里城景区、四渡河大桥景区、巫峡口田园综合体项目进程,启动县图书馆、文化馆、非遗展示馆提升工程,提升景区和文化场所的形象。
近五年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300亿元。
预计到2023年,全县将新增酒店、民宿1314家。届时,融入了巴东文化的传统民宿将备受游客青睐,提升巴东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为进一步推动巴东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百姓就业,增加百姓收入,今年,巴东出台《巴东县2022年发展大旅游实施方案》《巴东县住宿业奖励扶持办法》,制定《巴东县郑万高铁开通助力旅游产业振兴实施方案》,修订并完善《巴东县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修订版)》,制定推进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工程”行动方案。
多措并举、助企纾困,巴东旅游业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乘风破浪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