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6棋牌>>教育>>观点评论

多举措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516棋牌

发布时间:2023-04-14 13:25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何玉朝 编辑:曹贤炜

何玉朝

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性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学校、家庭、社会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规范行为习惯,帮助其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制度规范,评价引领,让学生有规可循

规范行为习惯,如强化红领巾监督岗,定期开展人人争当好少年、班班争创文明班活动评选,进行榜样教育。让学生人人拥有良好行为习惯,人人处在爱护、鼓励和有希望、有成功的良好氛围中,调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积极性,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专题活动,环境优化,营造知行统一氛围

开展专题活动,如学校通过集中教育、班队教育等途径,让学生事前思后果、事中思方法、事后思要求,产生道德行为意向、动机,强化良好习惯养成的常规意识。

优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矫正不良行为。美化校园自然环境。优美的环境能促使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爱美的天性可促进他们与不讲卫生的习惯作斗争;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合唱、舞蹈、美术书画等多彩的社团活动,陶冶学生情操,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中自然养成;优化人际环境。教师以身作则,处理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使之形成一个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群体,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心理辅导、学科渗透,及时矫正不良行为

开设心理健康训练课。对学生进行行为、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正当竞争、忍耐挫折、自理自律等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进行个别心理健康辅导。针对个别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良行为以及情绪障碍、个性心理障碍、社会认识障碍等心理失衡现象,运用矫治技术,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矫正不良行为。

加强学科渗透,根据各学科特点,把培养良好习惯的因素渗透到学生学习、劳动、生活各方面,通过道德与法治、生命与安全、艺术与劳动、体育与健康等的教学,向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良好习惯培养。

多方协同,整合力量,为学生构建多维行为矫正资源网

发挥班级作用。班级在培养良好习惯中具有重要组织作用,班主任是维系班级组织的重要纽带,因此,有必要构建以班主任为责任人、学科教师共同配合的育人共同体,整体育人。

家校社协同。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做好家访工作,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办家长学校,也可以请老干部、老英雄讲革命故事,请道德楷模、先进人物讲典型经验,进行榜样教育,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将使人终生受益的道理。

责任编辑:曹贤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