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文华
每个上学日的下午4时,恩施市实验小学足球场上,奔跑跳跃的健儿们身姿矫健;教室里,美妙的歌声萦绕耳畔,铿锵有力的字迹书写未来;创客体验坊里,小小实验中蕴藏着科学的奥秘,孩子们好奇摆弄着手边的“玩具”……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恩施市实验小学通过做好课堂教学减负提质,开展多样化的课后服务,运用立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稳步提升。
“‘双减’的目的是提高学校课堂质量、提升课后活动质量,通过优化作业布置,减轻课余负担,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恩施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郭永介绍,该校以课堂教学质量高、学生作业负担轻、学生学业质量优为导向,贯彻落实“向40分钟要质量”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设计更高效的课堂,在作业少的情况下依旧保证质量,既真正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和以前布置大量的作业相比,现在老师必须对作业有选择,不仅要了解教材、课标,更要了解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特级教师田久华是该校“数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他介绍,该校各教学组统一作业设计,再由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个性修改,资源共享、以老带新的形式让作业设计质量管理稳步提升。
2021年秋,恩施市实验小学启动“双减”工作,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并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至今每学期都有超过3000名以上学生成为课后服务的受益者。
课后服务时间,该校除了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还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社团与兴趣小组活动、经典诵读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该校开展“一班一品”托管活动,将活动课时间由原来的每天下午一节,改为固定每周一天,时间上从30分钟扩充到100分钟左右,不仅能让学生更专注、更深入地学习技能,还能发挥活动课教师特长,引入家长志愿者,每班一个特色,丰富活动内容。
随着“双减”的落地落实,该校的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了展现才能、发展个性的舞台,为学生展示特长提供了空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发展、特色成长。2021年至2022年,该校多次在恩施市开展的各项体育联赛中取得佳绩。
为将“双减”效果持续化、制度化,该校还将考试改为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六年级学生学业发展水平、身心特征,设置主题活动情景,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发展质量考核评价,给学生的小学生活画上完美句号。对低年级学生,学校则通过“大闯关”的形式开展无纸化测评,学生觉得有意思,家长觉得有意义,无纸化测评赋能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减负不减质。
“素质测评和试卷考验的能力差不多,只是方式没有那么直观,但趣味性更强,同时还考验孩子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反应能力,其实更接近新课标理念。”该校教师胡娟以自己教授的数学学科为例,她说,无纸化测评需要设置四关,题目既要全面科学,又要有趣味性,更考察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要让孩子们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也是对出题老师的考验。
对于“双减”改革的后续探索,郭永信心满满:“学校将努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全力打造学校用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人民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