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群
从收音机到电视机,再到灵巧便捷的智能手机……恩施州建州的40周年,也是人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
我的老家在利川市汪营镇白羊塘村。20世纪80年代,收音机是村民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媒介。
我家拥有收音机是1985年,是哥哥从做黄连生意的舅舅家“缠”来的。
那是一个星斗漫天的夏夜,我们一家人正在吃晚餐。哥哥怀里抱着一个布包兴高采烈地走进来,我们打开布包一看,是收音机!全家人高兴极了。
有了收音机,家里更热闹了。每天劳作归来,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收音机旁,听新闻、听音乐、听广播剧。父亲最爱听的是新闻,我们小孩最爱听的是《小喇叭》《刑警803》《上海的早晨》等儿童节目和广播剧。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是收音机里丰富多彩的节目陪伴我度过了童年时光。至今,《小喇叭》清脆悦耳的音乐还时常萦绕在我耳旁。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恩施州的村村寨寨,老家村民的“钱袋子”一年比一年鼓,渐渐地,多数家庭都拥有了收音机。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时常会听见农户家传来的收音机声音,给宁静的山村增添了无限生机。
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90年代,黑白电视机逐渐取代了收音机。刚开始,用铁丝做成的天线架十分流行,村民只能靠它获取信号,收看电视节目。
有时,为了找到最佳信号,村民举着天线架杆在院坝或山坡上到处移动,农家院落中不时传来“有了!有了!莫动!”的惊喜回应声。
村民通过黑白电视机,收看《新闻联播》《致富经》等电视节目,《渴望》《还珠格格》《水浒传》等电视剧也备受村民热捧。当时,不少村民靠收看《致富经》掌握了养殖、种植技术,通过养猪、喂牛、种植药材奔上了致富路。
到2000年,tcl王牌、康佳等彩色电视机逐渐进入农村家庭。此时,村民收看电视不再用天线架了,“卫星天锅”取而代之。家家房顶上架起的“天锅”,犹如一张张笑脸,成为农家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有了“卫星天锅”,村民在电视机前只要按一按遥控器,想看哪个频道就看哪个频道,画面清晰,内容丰富。
如今,老家的村民靠发展蔬菜、黄连、烟叶等产业过上小康生活,家家建了新房,买了小车,老家村民的彩电又换成了超大屏液晶壁挂式电视。
“电视机现在都成摆设啦,我们用起了智能手机,聊天、追剧方便得很!”谈及这40年间的发展变化,老家村民感慨万千,难掩自豪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