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宗派
太平塘摩崖题刻位于利川市城北覆钟山西麓,318国道(改线)东侧,1982年12月,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该题刻为依崖凿削而成的石灰岩碑碣,碑碣高5米,宽4.8米,正中直书正楷阴刻“太平塘”三个大字,每字80厘米见方,字迹朴实苍劲,凿刻仔细认真。太平塘正上方,正楷阴刻一小“太”字:左上角直书正楷阴刻“太平年”三个小字,每字20厘米见方,字迹工整清晰。发现前,整个题刻多半被泥土覆盖,隐于草莽荆棘丛中。1957年冬,被恩施州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
太平塘摩崖题刻是六百多年前元代白莲教农民起义军留下的珍贵文化遗迹。 从三国至元,我国历史上共有八个以“太平”为年号的大小政权时期,它们依次是:三国时吴国会稽王孙亮(256—257):晋及十六国时赵钦(300—301);十六国及南北朝时北燕冯跋(410—430);南北朝时柔然伏名敦可汗(485—491);南北朝时梁敬帝肖方智(556—557);隋朝时楚林士弘(616—622);宋辽金时辽圣宗耶律隆绪(1021—1030);元代时白莲教红巾军徐寿辉(1356—1357)。
据考,太平塘摩崖题刻应为元末白莲教红巾军徐寿辉大元帅明玉珍部入川后所留文化遗迹,“太平塘”之“塘”为题刻前之连二塘,“太平年”为公元1356—1357年。徐寿辉(?—1360),元末长江中上游红巾军首领,今湖北罗田县人,布贩出身。至正十一年(1351)秋与彭莹玉、邹普胜等利用白莲教组织起义,以红巾为号。他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所部陆续攻克湖广、江西北部,东及江浙,西及川陕,所率部众多达数十万人。至正十六年(1356)改年号为“太平”,是年,被倪文俊所挟持,后又从陈友谅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正二十年夏(1360),被陈友谅所杀。明玉珍(1331—1366),本姓旻,因红巾军信奉明教,改姓明。湖北随州人,至正十一年(1351)集乡兵屯青山,后参加徐寿辉红巾军,任统军征虏大元帅。他身材高大,在战斗中右眼被飞矢射瞎,神态威严。至正十七年(太平二年)四月,明玉珍率部由巫峡西进,陆续占川蜀之地,规定十分取一的赋税,免除一切力役,同时废除僧道,只准信奉弥勒,受到人民拥护。徐寿辉被杀,明玉珍图谋讨伐,命兵阻塞瞿塘,与陈友谅断绝来往,并立徐寿辉庙于重庆城南,塑徐寿辉像顶礼膜拜。至正二十二年,明玉珍接受参谋刘桢的建议,称陇蜀王,建都重庆,国号夏,年号天统,拓地至云南一带。至正二十六年,明玉珍死,由其刚满十岁的儿子明升继位,年号开熙。当时,朱元璋已占领大部分地区,对西南农民起义军采取进讨与招降并用的策略,所以,当明升向他报送明玉珍死讯并“遣使来聘时”,朱元璋即派侍御使蔡哲回访,“哲至蜀,尽图其山川险易以献,太祖览而善之”,顺便弄清了川蜀情况,以图最后统一。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次年即派员责令明升进贡大木。洪武四年(1371)一月,朱元璋派汤和、傅友德攻大夏,八月攻入重庆,由于明升年龄太小,兼之将相不和,内部相互倾轧,终于投降,被押至南京,封“归义侯”,从此,宣告了白莲教明玉珍据蜀历史的结束。
利川近临峡巫,元明时属土司地,从明玉珍入川至明升降明,今利川地方几乎全部为明玉珍部所占有,他们不仅在今利川城北(当时利川尚未设县,亦无县城)留下了太平塘摩崖题刻,而且还在今利川建南乐福店观音岩题刻过“天启二年冬,兵败此青岩,埋葬九龙滩,芳名万古传”这样豪迈的诗句,在忠路一带建立过忠路宣抚司等地方政权。特别是在文物普查中,恩施州境内所发现明升于开熙年间所颁发的“清江施南道据管军万户府印”“屯田万户府印”“镇抚司印”等三枚铜印,更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明玉珍据蜀时势力的强大和“太平塘”摩崖题刻的历史内涵。
太平塘四周群山挺拔,题刻正面原有石板古道一条,为古时通川要道。人行道下有二塘相连,俗名“连二塘”。下塘常年碧波荡漾,上塘雨季存水,多数时间干涸平坦,传说为当年白莲教红巾军练兵演武的地方。题刻后山有一天然溶洞,洞不深而景观奇特,钟乳悬挂,若狮、若猴,景象万千。近年来,为了使一些野外难以保护的文物得到保护,文物工作者不辞辛劳,将原佛宝山白云寺废墟上弃置的明代石雕如来大佛、真武大帝和平神兵纪事碑等珍贵造像石刻移入洞中,更增加了太平塘文物保护区内的文化内涵。溶洞口原有木楼一座,名独立楼,传说为明玉珍独立称帝时所建。民国三十五年,一和尚声言有观音飞入洞中,当时在民众教育馆供职的陈同孚(利川沙溪人)乘机改建独立楼,并将财神等诸神造像数十尊移入,一时僧道云集,晨钟暮鼓,所以,人们又称此洞为观音洞。
太平塘摩崖题刻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各级政府及文保部门极为重视,划定保护范围,修建园林、楼阁等保护设施。楼台伴白云共舞,古碑与落霞争辉,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山鸟争鸣,一派太平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