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6棋牌>>文化>>观点·评论

心有明镜,以瓦磨之 -516棋牌

发布时间:2023-05-23 12:17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余缘友 编辑:曹贤炜

余缘友

古人云: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写诗未必常得惊人句,能够偶尔掀起阵阵“禅思”的涟漪,便是有所获。诗人周志启的这首《磨瓦成镜》,以点及面,以一名平凡的制瓦匠的视角,娓娓诉说生命的哲理。

今年早春,诗人周志启回到故乡的窑厂采风,灵感突现,创作了一首现代诗歌《磨瓦成镜》,用极简的意象、平实的语言叙说瓦能磨成镜,人亦经磨练。诗歌采用大量的白描手法,予以形象的比喻,将匠人制瓦的动作进行细微的描写,那种娴熟的技法、内心激动起伏的情绪,就如同诗中所说“找到余生所需的节奏,按住体内的闪电”,巧妙的心理描摹,让整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四个小节,由浅及深,一步步探索关于人生的思索。第一节中,“握紧拳头,拼命磨光自己的棱角”是对于生命有限的思考,是从实写到虚写的过渡;第二节里,“闪电”意指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诱惑,须找到一种克制的节奏感;第三节,诗人假设一种回忆“感恩前世的窑工”进而辗转到今生的依恋,是对于生命历程的感悟;第四小节里,“钟情浑圆的事物”是探寻内心的方向,想要被光照,被挖掘,就得不断地打磨。

正如诗人的自述:磨瓦的工序,是在深夜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解剖、自省,生活本身是一块不断打磨的“瓦片”,打磨父母,打磨孩子,打磨自己,“磨瓦”磨的是对于生命隽永的温存。

诗境即禅境,磨瓦成镜最早出自佛教流传的一则故事,诗人以典入诗,别出心裁,透过现实的人和事,觅得古意。“成全没有物证的造型”磨瓦何时能成镜,坐禅何日能成佛,没有答案。人生的磨难和向往也不一定能达到平衡,磨瓦自渡,是一种自我和解的境界。一首简单的诗,把生活的复杂性呈现得淋漓尽致。

从一片瓦片贯穿始终,明明没有固定的“形”与“相”,却又蕴含了深刻的哲思,如同佛性无处不在。作者以沉思顺势而下,镂刻心灵坐禅的运行曲线,既有佛性启示的神秘体验,也有个体知觉的差异性。诗人概念化写作成熟,意象具体指涉是多元化的,虚实变幻处理恰当,化大为小,化实为虚。评论家陈啊妮认为“整首诗有一种连贯性的思想契合:净身、静坐、禅思、悟道。”优秀的诗歌是思考的证据,是生存的体验,《磨瓦成镜》便是这样难得的佳作。

诗人对于文字有着娴熟的功力,朴实却浸润着巧思,跳跃却又文义紧密,富有张力,无需刻意捋清情节,它好似山间的一汩清泉缓缓流淌,如此自然,又引人遐思。诗人对意象的拿捏炉火纯青,寥寥数笔之下,既有“棱角”“瓦片”“石头”如此坚硬锋利的一面,又有“满月”“流水”这样轻柔温和的一面。还带着一丝神秘性,“泅度”“深夜进行”用一种超出平时生活的象征手法,达到精神审美的极致效果。正所谓以我观物,物皆我之色彩,可见诗人内心从不偏颇,而是相得益彰,处世透澈。

“磨瓦”既是对瓦片的打磨,亦是对人生的打磨。编辑家金石开认为,一首好诗,它所展现出来的多意性,无需固定的结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正如《磨瓦成镜》中所写到“按住体内的闪电,泅渡一片瓦片”,如何拯救瓦片呢,不过是自我拯救罢了。当然,诗无达诂,我们不可能完全贴切诗人的情感,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亦或是站在人生的角度,去窥探诗中的隐喻、伏笔,以及那些“自动匹配”的指意与思绪。

诗人周志启这首《磨瓦成镜》,文字不长,但冲击力很强。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仅仅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诗应该打动人心,把听从的灵魂引导到诗的意境中去。或是因为亲身见到过制瓦匠,亦或是内心住着一个磨瓦匠,所以诗人笔触所到之处,无不透着一种执着的坚持,一种恒久的坚韧。我们都是“磨瓦之人”,在大千世界里不断地追寻那一片“自我之镜”。

责任编辑:曹贤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