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宗派
建南崖墓位于利川市建南镇建南河及油草河两岸的石英砂岩崖壁上,时代始于晋隋(最近有专家认为始于汉)。2008年3月,七孔子崖墓、石龙坝崖墓、石板滩崖墓合并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金竹湾崖墓公布为湖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七孔子崖墓。
建南崖墓概况
建南境内溪河交错,高山耸峙,由红褐色石英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五彩斑烂,是恩施州古代先民崖墓集中呈现、数量最多、保存较好的地方。传说古代蛇死人蜕皮,人老、病,置于高崖洞中,七天七夜,善者蜕去旧皮,重获美妙青春;恶者悲呼号啕,化为脓血。所以,当地人一直把这些崖墓叫作“蜕皮洞”、“蛮王洞”、“仙人洞”。
经过文物普查和补查,利川已在建南白竹坝、白羊渡、沙嵌、中步营、踏水桥、兰家寨、破石板、兴隆场、大王坝石龙包、土坝嵌、芋儿沟、龙头溪、谋道船头寨等处发现同类崖墓40余座。这些崖墓一律由古人在石英砂岩上挖凿而成,分地集中成为数量不等的崖上墓群,墓在崖上,崖下溪河奔流,墓门高离水面十数米或数十米不等,石英砂岩陡峭光滑,多数难以登临,少数至今仍无法登临,居高、临水、凭险是建南崖墓的显著特点。
建南崖墓型制规则,在同一墓群中除有一个横长方形的墓门外,其余墓门高、宽各为1.2米左右,形近正方(少数下有两小孔)。横长方形墓门者,门下角多有二小圆孔,无墓室及雕饰;正方形墓门者,其门之左、右、上三方一律雕凿成三级门框,下方雕凿成二级阶梯,个别门楣上浮雕人物形象。墓道多数高0.92米,宽0.65米,深0.6米,与墓室间无间隔设置。墓室内干燥通风,底面平坦,宽1.7米,深1.67米,四壁高0.93米,墓室顶面略略窿起,顶中心至墓室底面高1.1米。墓门或居中,或偏于墓室中轴线之一侧,或左或右,情况不一。
石板滩崖墓。
重点崖墓记录
建南崖墓数量多,分布广,延续时间长,现将七孔子、石龙坝、金竹湾、石板滩四处已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崖墓的已知情况记录于下:
【七孔子崖墓】七孔子位于建南镇联合八组羊渡河(阳洞河)两岸,右岸崖壁有崖墓8座,7正方、1长方。一门框上角有半圆雕裸体人物左右各1尊;左岸崖壁有方形崖墓1座。墓侧壁有一大“福”字题刻。1983年夏,修路民工王尊然冒险进入白羊渡七孔子崖墓,取出圆木小棺一具,可惜其实物尽被抛入河中冲走。
【石龙坝崖墓】位于建南镇白石溪大王坝石龙包。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虽也曾进入10余座崖墓考察,但都空无一物。长时期内,建南崖墓一直是一个神秘的谜。直至1988年11月23日,白石溪大王坝石龙包崖墓群内楠木小棺的发现和清理,这一神秘的谜底才算基本揭开。
白石溪大王坝侧石龙包距利川市城区120公里,传说古为蛮王住所,故名大王坝。该墓群由四座崖墓组成,墓门一横长方、三正方成梯形状排列。最低墓门距水面约300米,距群墓所在岩脚4米,四周群山奔腾,老岩峥嵘,人迹罕至。在群墓下层一墓室内右侧放存楠木小棺材一具,长1.45米,高0.34米,宽0.39米;内空长1.24米,高0.23米,宽0.28米。无棺床设置,棺底腐朽严重。棺内树叶覆盖人体白骨多件,经清理为头、肋、脊椎、股、胫、骨盆等大骨,无小骨。头颅最大长17.9厘米,最大宽14厘米;股骨右侧最大长47.8厘米,左侧最大长48.2厘米;胫骨右侧最大长40厘米,左侧最大长40.5厘米;肱骨右侧最大长33.9厘米,左侧最大长33.5厘米。经初步鉴定,墓主生前为一身高1.8米左右的男性壮汉。棺内除干净白骨外,尚有少量油桐果核放置头颅两侧,同被壅于树叶之下。树叶多数仅存叶脉,从尚存之形状、大小、结构辨认,皆为青岗树叶,无其他杂叶和器物发现。
古人棺葬崖穴,弥高者为贵。白石溪大王坝石龙包崖墓群中,除在下层一墓室中遗存楠木小棺一具外,上层一墓室中尚有岩画三壁保存较好。该岩画以墓室正壁、右侧壁及顶壁为底,一律单线阴刻。正壁上方刻一圆圈,形似太阳,正中刻一大鸟,昂头前伸,双翅展开,有如仙鹤起舞;右侧壁下刻水波纹,水波纹上用四条粗壮直线把壁面竖分为三片,每片上再用细线刻成无数双向延续的规整图案,形如门面及窗棂雕花;顶壁刻方框交错,有如古建之藻井。整个岩画古朴简洁,从一个侧面说明墓主生前地位和当时当地的文化发展状况。
【金竹湾崖墓】位于建南镇益塘村一组。墓口朝东,面积约100平方米。共9孔,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西边7孔布局较密,东边2孔布局较散。最西3孔依天然崖嵌略加打凿而成,西至东第4、5孔口内侧有榫槽,第6孔内侧单线阴刻一鱼形图案,第7孔内侧单线阴刻一汉阙图案。金竹湾崖墓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密,依山就势,手法巧妙。特别是墓内鱼、阙石刻图案,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保护、研究价值。
【石板滩崖墓】位于建南镇明星村四组路边,小地名破石板。共11个洞室,分布于岩嘴南北两面。南面3孔呈“一”字排列。北面8孔分3孔两组、2孔一组不规则排列。洞口形近正方,高宽各0.8米左右,精细规整。洞室一般宽2.4米,深2米。穹隆顶高1.1米。洞口距地面不高,大人小孩都可进入,墓内除有放牛娃烤火后的灰烬外,已无古人遗物。
墓门石雕。
考察建南崖墓的思考
今利川建南地方,隋、唐属清江郡。元明以降,至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建南属剑南(建南)土司住地。《隋书地理志》载:
“清江诸郡,多杂蛮左,其死丧之纪,虽无被发袒踊,亦知号叫哭泣。始死,即出尸于中庭,不留室内。殓毕送至山中,以十三年为限。先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拾骨必须女婿,蛮重女婿,故以委之。拾骨者,除肉取骨,弃小取大。”
根据上述记载和现存墓室形制、岩画和楠木小棺等实物,我们认为:利川建南崖墓属古代蛮左拾骨葬遗存。墓群中多为方孔,是十三年后拾骨入棺后的存放处。其中之长方形石孔,下有两小圆洞,应为托板支撑,其上应为“殓毕送至山中”的屍体存放处。建南崖墓及出土遗物至今虽尚未进行碳14等科学测定,但根据上述文献记载,我们认为,其始建年代至少不应迟于晋、隋。最近一位国外考古专家把建南崖墓的始建年代认定为“汉”,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也许其准确始建年代还有可能会更早。
文物普查资料证明,今渝东鄂西崖墓很多,形制主要有悬棺天然岩洞墓和人工雕凿崖龛墓两种。因地质石质不同,碳酸石灰岩地多为悬棺天然岩洞墓,如巫山巫溪、恩施三岔、巴东竹笋河、来凤卯洞、利川大河片岩洞湾等地崖墓。
石英砂岩地多为人工雕凿崖龛墓,如重庆石柱、利川建南、建始头坝堰等地崖墓。建南崖墓属人工雕凿之崖龛墓。
凡有崖墓下之溪河河中和岸上,多有以女性生殖器为名的像形山石和传说。这些遗存传说不仅与人类原始生殖崇拜有关,而且与古老的母系氏族社会有关。生屋死墓,生活在利川山区一带的古人在世时多穴居,棺葬崖穴不仅是他们的一种信仰和习俗,而且也是他们对自己出生地的一种纪念和对灵魂居所的追求描绘。鄂西渝东现存崖墓谁人建造?多数专家认为它们应是土家族人的先人所为。
建南崖墓是古代蛮人首领的墓葬,墓中遗物、岩画是墓主生前地位和当时当地文化发展状况的实物证据。作为反映历史发展过程的实物见证,作为特定时期或特定地域内人群生产、生活遗留下的物质遗存,能为延续至今或业已消逝的文化或文明提供特殊的佐证,是研究民族学、民俗学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