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潭村亲水走廊美景如画。杨 涛 摄
贺孝贵
小龙潭,位于恩施城北15公里带水河边。因这里山势如龙,带水河流到这里形成一个深水潭,与距此不远的清江大龙潭相近,比大龙潭面积小,因而得名小龙潭。今属恩施市龙凤镇小龙潭村。
小龙潭自古以来便是宋施州、明施州卫、清施南府通往四川的驿道所经之地,因带水河得灌溉之利,人们在此繁衍生息,逐步形成聚落,但其他社会文明的升华主要在明代与清代两个时期。
明朝初期,朱元璋派兵占领当时属明玉珍大夏政权的施州,设立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实行卫所制度,当时一个叫周能世的山东鱼台人,因军功调任施州卫所属千户所千户。
千户管十个百户所,军人1120人,权高势大。施州卫将没收的原明玉珍施州官商富绅的田地,一部分充做官田,一部分用于屯垦,一部分赐给官员,小龙潭一带土地赐给了周能世。
周能世带领家人、家丁及随从,与当地人在这里开垦出大片稻田,用从山外带来的稻作先进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并建成周氏庄园,世代居住经营。
因这里处于清江与带水河交汇处,山清水秀,田畴平阔,加上周能世在当地的影响力,曾被施州卫定为建城之地,兴建中途因故停止,但留下了“明城”这一地名。
到周能世第八世孙周心宇时,家境仍昌盛。
周心宇曾任施州卫指挥签事,是仅次于指挥使、指挥同知的军事长官。
周心宇于崇祯四年(1631年)去世,葬于小龙潭明城境内两会口康宁山,20世纪70年代发现其墓,出土“周心宇墓志铭”,今墓葬遗址仍存,并形成地名周家墓。可以说,明代小龙潭当地人与山外人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当地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
到了明末清初,由于连年战争,导致四川与相邻地区饱受战火摧残,老百姓或死亡或逃离,沦为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悲惨之地,据有关资料披露,原有数百万人的四川省不足10万人。位于川边的湖广鄂西地区亦是如此。
到四川任职的官员将实情上报朝廷后,康熙皇帝因而颁布移民圣旨,上有“填实四川”之语,从而拉开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序幕。至清代后期,年年移民,包括今湖北、湖南、贵州等区域,有数百万人移民四川及其相邻地区。
据恩施地名普查登记资料显示,小龙潭的居民,多是当时贵州与湖北荆州府监利县、湖南常德府移民的后裔。
各地移民的到来,给了小龙潭区域当地人与外来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第二次机会。
为了生存,大家团结一致,恢复农业生产,并经过数代努力,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利用驿道的通衢之便,建街立市,发展商业经济。清同治《恩施县志·村集》载:“北乡集场六:小龙潭,在县北三十里;金龙坝,在小龙潭前,距小龙潭十里,距县四十里;龙马村,在金龙坝之后,距金龙坝二十里,距县六十里;杉木坝,在龙马之后,距龙马村三十里,距县六十里;梭布垭,在杉木坝之前,距杉木坝三十里,距县九十里;太阳河,在梭布垭之西,距梭布垭六十里,距县一百二十里,按:此集石乳关与四川奉节交界。”因此小龙潭集场有恩施城北行通川驿道第一市(街)之称。
小龙潭除了农业与商业的发展,文化教育也得到相应发展。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湖南移民后裔康氏家族修建了观音寺,以后又有各姓集资修建了回龙寺。
因气候水文变化,邻近带水河的小龙潭街道后来常遭水淹,街民集资在街边修建了镇水宝塔,乡村私塾兴起后,为振兴文化,又将镇水宝塔冠以文昌塔之名。
世事变化,到了民国初年,与小龙潭不远的龙凤坝集市兴起,人们多赴龙凤坝集市交易,龙凤坝周围包括小龙潭、金龙坝、向家村在内的集市逐渐凋零,直至有街无市。
小龙潭街道上的居民因无生意可做,又因常遭洪水淹没之害,便将房屋迁建到离原街数十米、高一点的地方,并逐渐形成长条状的大聚落,其中以袁荣卿屋最为壮观,此屋为三排间三进的封火墙围合的徽派建筑,当地称袁家大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湖北省省会西迁恩施,曾征用该屋设立省立恩施初级中学。
1985年,恩施市文物管理所对小龙潭区域地面文物调查时,袁家大屋保存完好,古街道仍见石板路面,宝塔基础仍可辨识,回龙寺仅剩断壁残垣,观音寺已完全无存。
如今,小龙潭的山水之秀与历史文化底蕴再次得以关注,规划将小龙潭区域建设为“两山”实践生态新城。
3月2日,笔者在对“新城”范围内山体命名进行考察时,发现原小龙潭老街聚落已不存在,包括袁家大屋在内的街边房屋已在多年前拆迁至另一高地,但回龙寺的断壁残垣仍在。
可喜的是,带水河经过整治,堤坝与护坡减少了污染,河水清澈如玉,沿河的亲水走廊为人们游览提供了方便;大堰塘、天星堰等十余口堰塘保存完整,水平如镜。规划中这些堰塘将连成一片,形成人工湖;红砂嘴等十几个丹霞地貌的山包,绿树茂密,它们将得到保护……
未来,小龙潭将变成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态新城,也会再一次改写小龙潭的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