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谭发馨 通讯员 梁欢 杨名
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唯有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历书》中曾有一段对“清明”由来的描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说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树开花,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田野中可以见到鹌鹑等喜阳的鸟类,说明天地之间,阳进阴退,随之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时节天气逐渐温和。《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立春到清明的60天时间里,经历雨水、惊蛰、春分多个节气,大地渐暖,雨量增多,阳气上升,此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对人体亦然。
那么,清明节气该如何正确养生呢?
恩施州民族医院(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名医堂名誉主任、湖北省知名青年中医、湖北省知名中医邓红玲工作室主持人邓红玲提醒大家:饮食宜温忌寒凉,食甘温阳保安康;起居宜早勿久卧,户外锻炼活气血;清明疾病易复发,外出游玩防过敏;踏青扫墓寄哀思,日月至阳来疏肝。
饮食宜温忌寒凉 食甘温阳保安康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 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亦是如此。立春之后,体内阳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故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注意避免。阳气升发则脾胃的运化能力增强,因而人在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此时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可多进食时令蔬菜和水果。例如,在清明时节,可以多吃山药、大枣。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有效预防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复发,煮粥、炒菜均可;大枣不仅对脾脏有益处,还能补气养血,尤其适合女性,可以煮粥食用或者是切碎泡茶喝。
另外,清明时期还适合进食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食品温胃祛湿。也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物,例如荠菜、菠菜,都对身体有益。
起居宜早勿久卧 户外锻炼活气血
很多人在此时会有“春困”的感觉,似乎从早到晚都想睡觉,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机体一时不能适应季节的改变,机体还处于“冬藏”的状态。
此时,解决“春困”的办法并不是久睡。中医认为“久卧伤气”,而人的一切活动全靠“气”来维持。久卧之后,不仅不能养足精神,反而会感觉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因此,清明时节人们应有意识地顺时而为调整作息,早点起床。
7时至9时是辰时,此时属胃经最旺,足阳明胃经为气血最充盛的经脉,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从而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引起心燥、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早起后应当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打打太极,去公园散散步,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清明疾病易复发 外出游玩防过敏
清明时节,对应脏腑为肝脏。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如果肝气过旺,在此节气中心火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阶段也是高血压易发期,要予以重视。
生活工作中如果受到不良刺激,或者长时间精神紧张、焦虑和烦躁等情绪波动,都容易引发或加重高血压病的症状。因此,要注意调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尽量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
清明时节亦是慢性疾病易复发时节,如有关节炎等慢性病的朋友在饮食上要忌食“发物”,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同时,清明时节繁花盛开,是花粉、昆虫等引发过敏的高峰期,踏青郊游应当注意戴好口罩,防止过敏导致鼻炎、哮喘等发作。
踏青扫墓寄哀思 日月至阳来疏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此日,祭祖扫墓已成为民间通行的风俗。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人们怀念仙逝的故人,难免悲伤、忧思过度。其实,春季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引起肝火亢盛的时节,故有《灵枢·口问》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亦记载:“思伤脾,忧伤肺”。所以,在清明时节应当尽量避免哀思过度,情志不畅。
此时,可以温灸日月穴、至阳穴疏肝理气。日月是胆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日即太阳,为阳,指胆;月即月亮,为阴,指肝。本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治肝胆的要穴,具有补充胆经气血的作用。常灸此穴可以生发阳气,补充人体的气血,同时也能舒肝利胆,化除体内的湿气。
至阳穴属督脉,别名肺底。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当督脉的气血运行至此处,可以达到疏肝理气、温阳通络的作用,帮助舒缓因哀思过度在体内滞留的忧伤之气。
省酸增甘 以养脾气
菊花茶 原料:取菊花3至5朵,金银花6克。 做法:将菊花和金银花放入杯中,以200毫升沸水冲泡,5至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肝明目,疏风散热。
麦门冬粥 原料:麦门冬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红枣5枚。 做法:麦门冬去心,用温水浸泡片刻后与粳米、红枣同入锅内,加500毫升水;以文火煮至麦门冬烂熟,粳米开花时,放入白糖,搅匀后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清心。肺、胃、心阴液亏虚所致的燥咳无痰、干咳咯血、心烦不眠、咽干口燥、胃脘热隐痛、纳少干呕、饥而不欲食等适宜服食。
枇杷银耳汤 原料:新鲜枇杷100克,银耳20克,白糖三匙。 做法:将银耳清洗干净,放入碗内加少量水,上笼蒸至银耳粘滑成熟。将新鲜枇杷去皮,挖籽待用。洗净锅,放清水烧开,先下蒸好的银耳,烧滚后再放入枇杷和白糖,盛入大汤碗中即可。 功效:此方可治疗肺热伤阴、肺燥咳嗽、咯痰不爽、肺结核等病症。
清明习俗
1.踏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3.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4.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