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6棋牌>>旅游>>人文地理

将军故里石桥坪 -516棋牌

发布时间:2023-02-28 17:27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董祖斌 编辑:刘艳

邓玉麟将军像。(资料图)

石桥坪村的天生石桥。(李德荣 摄)

巴东县寇准文化公园一角。(资料图)

首义将军邓玉麟

1881年2月19日,巴东县野三关石桥坪邓家喜添新丁。这个孩子,就是邓玉麟。由于贫困,邓玉麟的童年一直在寒冷饥饿中度过。为了糊口,他从小做苦力、当挑夫,可仍然食不果腹。

14岁那年,父亲和哥哥饿死。第二年,母亲又病死。由于家无寸土,大户豪强不许安葬其母,母亲没有葬身之地,邓玉麟悲愤欲绝,趴在母亲的棺材上发誓:“百姓死无葬地,世道不改,我辈怎生!”

此后,邓玉麟奔往宜昌投军,旋随军移驻武昌。接触到革命思想后,他奋不顾身地投身革命,成为共进会的骨干。

清廷末年,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革命党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四川省尤其激烈,纷纷组织保路同志会,参加者数以10万计。为打压四川人民起义,清廷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防御力量减弱,革命党人当机立断,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邓玉麟成为起义指挥部重要成员。

1911年10月8日,革命军在汉口宝善里制造炸弹时失事,参谋长孙武受伤,机关所藏旗帜、袖章、名册、文告、盖印纸钞,被俄国巡捕搜洗一空。邓玉麟预料清廷必然会缉拿革命人士,力主提前起义。

1911年10月9日下午6时,邓玉麟受命通知各营党人起事,约定以南湖炮响为号,城内城外各营同时出动。但城内戒严,检查哨卡多,邓玉麟抵达南湖炮兵驻地,已是深夜12时。由于协调配合不周,城内等城外炮声,城外等城内枪声,结果未能如期起事。10日清晨,邓玉麟连忙渡江到汉口向孙武报告,这才知道多名重要革命将领已被清廷杀害。

10日下午,邓玉麟与李作栋坐船赶到炮八标(湖北地区经编练合格的朝廷正规部队——陆军第八镇炮队第八标),在马棚中与同志们商定,看见塘角火起,一致出动,并庄严宣布:今日之举,有进死,无退生,尽力进攻,占据武昌,以待各省援应。

10日晚7时,武昌城内工程第8营打响第一枪。邓玉麟集合队伍,推出12尊大炮,疾奔蛇山,轰击总督府。总督瑞澂吓得屁滚尿流,凿开院墙逃跑。邓玉麟又带领炮队进城,轰击前来接应的清军。炮火所到之处,清军纷纷溃退。在步兵的配合下,革命军攻占了总督府等机构,控制了全城,辛亥首义取得成功。

清廷不甘心失败,组织疯狂反扑。武昌保卫战中,邓玉麟担任第7协统领,为武昌保卫战取得最后胜利立下了卓越战功。

寇准劝农

石桥坪所在的野三关曾是北宋名相寇准劝农稼穑的地方,石桥坪一带留下了“寇巴东”劝农的动人故事。

据说,一天,寇准带着几个差人一路西行,爬上县城后的大山,沿着羊肠小道,翻山越岭,不觉来到了巴东野三关石桥坪一带。当时,野三关一带生产力非常落后,少有农业种植,农民主要靠采集野果、上山打猎为生。

了解情况后,寇准非常担忧,决心在这里发动老百姓发展农业,栽桑养蚕,织布做衣,让老百姓吃饱穿暖。他一方面上报朝廷减轻赋税,一方面教当地农民耕作生产,传播农业知识。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知识,寇准采用“竹枝词”文体写了一首《劝农歌》: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

效我神农,五谷丰登。

挽草为业,定居稼穑。

乐土归民,传之子孙。

由于这首劝农的《竹枝词》朗朗上口,很快便不胫而走,不仅妇孺传唱,而且老百姓都按照歌曲的意思,纷纷开始发展农业生产,种植作物。

很快,野三关的农业生产发展起来,老百姓衣食有了保障。后来,石桥坪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寇准为民劝农的功德,在野三关修建了“劝农亭”。直到今天,《劝农歌》仍然在野三关民间传唱。

(董祖斌编撰)

责任编辑:刘艳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