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扎根乡村写担当 -516棋牌

发布时间:2022-12-10 08:32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向丽莉 编辑:刘艳

全媒体见习记者 向丽莉 通讯员 龙炳洁

扎根乡村教育,她像一只辛勤的燕子,衔泥垒巢,用心用情呵护农村孩子。

数十年如一日,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三尺讲台坚守初心与承诺,尽己所能,奉献热忱。

她是鹤峰县太平镇民族中心学校八年级语文教师、德育处副主任覃艳。

学科育人 以文化人

获州教科院授发的“恩施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学科命题”工作证书;2015年,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获得全州优秀教师、全州首届硒谷英才荣誉称号……28年教育教学生涯,覃艳收获的荣誉数不胜数。

她是推动新课改的先行者。2017年,作为“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小组的一员,覃艳打破常规,积极倡导课改理念,在鹤峰县各中学讲授公开课。

“覃老师学识渊博,她经常引经据典,让语文课不只是读读背背,而是我们探索未知天地、领悟人生真谛的桥梁。”太平镇民族中心学校八年级学生说。

通常,语文课后,覃艳被学生们围着问问题,直到下节课上课铃响。覃艳只好对孩子们说:“剩下的问题我们下次探讨。”

覃艳常说:“文史不分家,我以前既教语文又教历史,同学们偶尔也会问我历史问题。”

覃艳的课堂导入巧妙新颖,巧妙引用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趣事或历史典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十分注重语文学科的育人导向,把立德树人贯穿于语文课堂,追求学科育人、以文化人。

覃艳深知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十分重要。在一次次“备、教、辅、改”中,她努力发掘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这些长期积攒的心得和方法,使覃艳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和优化。

教育教学 初心不改

“乡镇条件比较差,在乡镇当老师一定要吃得苦。”覃艳说,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要吃得苦。

刚参加工作时,覃艳被分配到太平镇官屋小学任教。官屋小学是当时鹤峰县最偏远的村小之一。山大人稀的地方,孩子们上学要爬山下岭,单边就要走几个小时,很多孩子因路途遥远辍学。

“官屋海拔高,冬天特别冷,教室窗户都不敢开。”覃艳一腔热血来到官屋小学,面对艰苦的教学环境,也曾犹豫彷徨过,但困难没有将她击倒,反而让她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初心。

“那时候的同事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虽然条件艰苦,大家都特别有干劲,非常热爱和珍惜教育事业。”覃艳介绍,和现在不同,以往学校还要收取一定的勤工俭学费,有些学生家里交不出钱,便无法上学。

为了让学生到学校学习,覃艳和同事们挨个去学生家中走访。

1998年5月,覃艳和老师们步行3个多小时来到官屋村田家坪一学生家。这里土地贫瘠,几乎没有任何经济作物。家长无奈表示:“没有钱交学费,只好不上学了。”

眼前的家徒四壁,令覃艳心里五味杂陈,她当即表态:“让孩子尽管来读书,学费我来想办法解决。”

回到学校,覃艳替该学生交了30元勤工俭学费用,当时,她的月工资才200多元。

“我当时就一个想法: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娃儿失学。特别是看到那种情况后,我就想尽全力帮他,希望他有机会好好学习,走出大山。”最让覃艳难过的,莫过于看到学生没钱上学。

“那时为了劝学生上学,一下课就往学生家里跑,磨破了嘴,跑断了腿。”覃艳笑着说。

多年教育教学生涯,覃艳初心不改,总是不计回报、不计代价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

不言放弃 哺育桃李

培养好每一名学生,教师义不容辞。覃艳在工作中碰到过各种问题学生,她始终坚持“有教无类”,不放弃每一名学生。

“我关注最多的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问题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有心理缺陷的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更多关爱。”覃艳说。

人生十字路口,覃艳给他们点亮明灯;成长道路上,覃艳为他们指引方向。

曾有一名学生是班里的“捣蛋鬼”,总在课堂上制造麻烦,难以管教。初中时,父亲的意外去世,给这名学生带来沉重打击。

孩子母亲无奈地说:“现在家里困难,孩子调皮,没心思上学,就不读了吧。”

覃艳反复给母子俩做工作,并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长时间鼓励和疏导,孩子有了改变。学习态度慢慢端正,考上鹤峰县一中,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已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

“不能成才,也要成人。”覃艳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扎根农村教育,育出桃李芬芳。28年,覃艳用绚丽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园丁之歌。

责任编辑:刘艳

热图点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