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贡献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坚守在南方时间最长、最大的一块红色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长江南岸苏维埃运动的坚强柱石。从1933年12月大村会议提出“创建湘鄂川黔边新苏区”至1936年初完全退出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经历两年多的艰苦岁月。红二、六军团紧紧依靠根据地人民,在湘鄂川黔四省边区20余县200万总人口的广大区域,全力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革命武装建设,先后建立湘鄂川黔省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和9个县革命委员会(或苏维埃政府),51个区苏维埃政权,230多个乡苏维埃政权,粉碎国民党军六路纵队“围剿”,从战略上策应中央红军长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在长江南岸革命根据地先后丧失的不利情况下建立的,并且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发展,牵制了湘鄂川黔四省的敌人,给南方数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革命群众以巨大的鼓舞,给长江南岸的劳苦民众指出了一条谋求解放的道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苏维埃运动的红色种子撒播在长江南岸的大片土地上,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积极的影响,被任弼时同志称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被誉为“江南的延安”。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策应中央红军胜利长征的战略基地。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以后,蒋介石派军队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边境设置了四道封锁线,调集了40万大军,前堵后追,企图将红一方面军消灭在湘江东岸或湘江与潇水之间。刚刚退出中央苏区的红一方面军,正与优势敌人在湘、粤、桂边境苦战,夺路向西转移。面对这种情况,红二、六军团会师之后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策应红一方面军顺利地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为了策应红一方面军进行战略转移,红二、六军团决定由黔东向湘西进军,发动湘西攻势,开辟了以永(顺)、大(庸)、龙(山)、桑(植)、恩(恩施)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把众多进攻中央红军的敌军吸引到自己方向来,湘鄂两省敌军主力和蒋介石的第二十六师,都被牵制和吸引到红二、六军团的周围,减轻了中央红军的威胁。由于红二、六军团有湘鄂川黔这块根据地做依托,并在湘西北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死死地拖住了敌人,从而使红一方面军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滇、黔的军事计划,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实现了挥师北上的战略意图。在中央红军长征的一年间,红二、六军团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军民一起,胜利粉碎了敌人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六路“围剿”。在整个反“围剿”战斗中,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共吸引和牵制敌军86个团、10万多人,歼敌2万多人,其中俘敌8千余人,为策应中央红军胜利长征作出了巨大贡献。任弼时曾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作过高度概括:“由于我们积极的胜利的行动,不独牵制住了敌人六个纵队兵力,使其不能进攻中央野战军,而且继续把进攻或预备进攻中央野战军的一部分敌人吸引了过来,使中央野战军、四方面军胜利汇合,并还有大量的进攻中央野战军、四方面军及进攻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苏区的敌人,正在被我们调动,或者将要调动过来。这在配合主力军与其他苏区上,是尽了我们的力,完成了历史任务的。”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红二方面军的摇篮。以红二、六军团为主组建起来的红二方面军,是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这个摇篮中孕育、发展和壮大起来的。虽然红二军团的起源是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六军团的起源是在湘赣革命根据地,但红二、六军团成为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成为红二方面军的雏形,却是源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首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有机部分——黔东特区为红二、六军团的会师树立了目标,创造了条件。一方面,红三军自1932年夏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后,被迫经豫西南、陕南、川东,艰苦转战七千里,才从洪湖来到湘鄂边。当恢复湘鄂边根据地不能实现时,便决定创建湘鄂川黔边新苏区。1934年夏进入黔东,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建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这才有了立足之地。另一方面,红六军团自离开湘赣根据地西征以来,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穿越了二十多个县,与湘桂黔三省的敌人进行了多次战斗,部队伤亡三分之二,甘溪一仗失利,部队又被切为三段,处境非常困难。这时,“如果没有黔东苏区,六军团没有目标可找,也收不到部队,结果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黔东特区为刚刚结束突围长征中浴血奋战的红六军团和长期疲惫游击的红二军团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巩固发展的机会。两支军队在此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促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其次,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进一步创建、发展和巩固,带来了红二、六军团的发展壮大。1934年10月24日,红三军和红六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根据中央指示,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从此,两个军团统一行动挺进湘西,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建立后,着手领导开展政治建设、土地革命、扩红运动等项工作,同时还进行了必要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赢得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红军数目明显增加。到1935年11月突围转移时,红二军团由原来会师时的4100多人,发展到9200多人;红六军团也由会师时的3300余人,发展到11000余人,部队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发展到两万余人,为组建红二方面军奠定了坚实基础。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长征到达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二、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恩施州革命老区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地位
恩施州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湘鄂川黔两大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辉煌篇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恩施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1933年夏,国民党湘鄂川边区“剿共”总司令徐源泉调动军队,对湘鄂西根据地最后一块——湘鄂边根据地实行战略包围,企图一举围歼红三军。7月22日,敌占领了中央分局和红三军军部驻地红岩坪。8月6日,敌占领鹤峰县城,湘鄂边苏区再次丧失。
面对十分危急的形势,1933年12月18日至20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恩施咸丰的大村召开会议,贺龙、关向应、夏曦等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湘鄂边失败的教训与当前的任务及红三军行动方针。会议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放弃恢复湘鄂边苏区,创建湘鄂川黔新苏区,并把“恢复湘鄂边苏区”的口号改为“创造湘鄂川黔新苏区”的口号。大村会议为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从思想上、行动上、舆论上以及斗争方针上作了准备。大村会议后,根据当前敌我斗争形势,红三军游击鄂川边,在游击战中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同时继续团结和改造神兵,为创建新的根据地创造条件。
恩施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的主战场之一。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会师后,迅速发动湘西攻势,开辟了以永(顺)、大(庸)、龙(山)、桑(植)、恩(恩施)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红军的主动出击,对国民党政府形成了新的威胁。1935年初,蒋介石下令调集湘鄂两省的军队,集中了11个师又4个旅,共40多个团,约11万人的兵力,编成6个纵队,在地方保安团的配合下,对根据地发动围剿。在反“围剿”斗争中,根据地一再受挫,形势极其严峻。
1935年5月9日至10日,湘鄂川黔省委在茨岩塘召开专门会议,鉴于湘敌较强,鄂敌较弱,决定积极向鄂敌进攻,在反围剿中掌握主动权。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红二、六军团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在恩施境内取得著名的忠堡大捷和板栗园大捷。
1935年6月,红二、六军团围攻宣恩县城,在咸丰忠堡设伏“打援”,歼灭国民党军四十一师师部、一二一旅和特务营以下4000余人,俘获敌中将师长张振汉,史称“忠堡大捷”。此役被列为“重大战役战斗”,载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
1935年8月,贺龙指挥红二、六军团设伏于湖北宣恩县板栗园东南利福田谷地,经激烈战斗,全歼国民党军第八十五师,击毙敌师长谢彬,缴获各式长短枪1000余支,重机枪20余挺,手榴弹5000余枚,迫击炮6门,炮弹280余发及银元6万余元,史称“板栗园大捷”。此役是我军“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被载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
恩施人民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做出重大贡献。从1928年秋中共施鹤特委发动龙潭司起义,至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出发长征,在恩施州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建立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长达7年之久,先后有5个县成立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40个区、243个乡建立了党团组织、苏维埃政府和群团组织。除红军主力外,组建了3个县独立团,3个联县边防司令部,各地活跃着游击队、赤卫队近百支。恩施地区的土家、苗、汉等各族人民在根据地党组织和各级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支援红军,筹粮筹款,参军参战,养护伤员,为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整个恩施地区20多万人投身革命斗争,有两万多名青壮年参加红军和游击队,有12000多人为革命牺牲。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恩施州革命老区人民大力支援红军,参军参战,帮助侦察敌情,运送救治伤员。忠堡、胡家沟、板栗园等重大战斗中,大批红军伤员被安排在农户家救治,老区群众像对待亲人一样照料和保护红军伤病员。开国中将周仁杰(原名周球保)当时任红六军团五十一团团长,在战斗中两次身负重伤,直到晚年他还多次谈起在这里群众为他治伤的情景:把舍不得吃的盐拿出来为伤口消炎、灭菌,用茶叶熬成茶汁洗刷伤口……忠堡大捷、板栗园大捷等战斗后,红二、六军团在地方党、政组织积极支持下抓紧扩大红军队伍,宣恩县苏维埃政府在忠堡战斗中组织的500多人的青年担架队中,就有270余人参加了红军,来凤、宣恩、咸丰3县这一时期参加红军人数近3000人。
纵观土地革命时期,从1928年至1935年,在这长达7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红军利用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恩施这片热土上创造性地开展游击战争,从无到有,创建了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被毛泽东主席赞许为“贺龙周逸群式”工农武装割据的典型。解放后,恩施全州八个县市均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全州88个乡镇,有75个乡镇被认定为革命老区。
恩施州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