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红二、六军团建立的根据地,包括湖南、湖北、四川(今重庆市)、贵州交界地区的20多个县,中心区域是湖南永顺、桑植、龙山、大庸(今张家界市)和湖北恩施。根据地鼎盛时期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在长江南岸与川陕根据地遥相呼应,有力地策应了红军长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继中央革命根据地之后南方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任弼时同志称之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
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背景
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路线,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贺龙率领的红三军(1934年10月恢复为红二军团番号)人数锐减,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湘鄂西中央分局与红三军被迫转移。1932年10月,红三军从洪湖突围北上,越过大洪山、桐柏山,进入豫西南、陕南,渡汉水,经川东,沿鄂川边翻过大巴山和巫山,远征七千余里,到达湘鄂边,准备恢复湘鄂边苏区。经过数月的艰苦战斗,恢复了部分苏区,建立了约22个区苏维埃。1933年10月,因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执行左倾错误路线,在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中,湘鄂西根据地中最后一块红色区域——湘鄂边根据地丧失后,红三军再次失去依托,艰苦转战于鄂川边。
1933年12月18日至20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咸丰大村召开会议,贺龙、关向应、夏曦等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湘鄂边失败的教训与当前的任务及红三军行动方针。会议根据当时的形势,决定放弃恢复湘鄂边苏区,创建湘鄂川黔新苏区,并把“恢复湘鄂边苏区”的口号改为“创造湘鄂川黔新苏区”的口号。大村会议为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从思想上、行动上、舆论上以及斗争方针上做了准备。
大村会议后,湘鄂西中央分局的主要负责人仍继续推行左倾教条主义方针,在红三军内部持续进行肃反。红军不断减员,弹药奇缺,处于难以应付的状态,不得不在龙山、桑植、永顺、大庸等县之间游击。1934年4月14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利川十字路举行会议,作出了《关于发展鄂川边区苏维埃运动任务的决议》,计划在鄂川边创造新的游击根据地,然后再向湘黔发展。5月8日,红三军出其不意地占领了彭水县城,遂撤出鄂川边,向黔东地区进发。
开辟黔东根据地,是红三军发展史上的转折。黔东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交通闭塞,地势险要,人少耕地少,但这里的汉、苗、侗、土家等民族的劳动群众饱受压榨剥削,对革命有强烈的要求。这一带敌军力量薄弱,对疲惫不堪的红三军整顿部队、恢复战斗力是十分有利的。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贵州沿河县枫香溪(现属德江县)召开会议,形成建立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等决议。枫香溪会议后,红三军七、九两师分赴德江、沿河、印江、松桃、酉阳等县,发动群众建立群众组织和乡区革命政权。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各地的群众组织和革命政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1934年7月21日,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会议选出由夏曦、贺龙、关向应等人组成的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通过《没收和分配土地决议》《关于苗族问题决议》等文件。会后,黔东特区迅速发展,到1935年9月,苏区已拥有印江、德江、沿河、松桃、酉阳5县地域及秀山部分地区,纵横200里,10万以上人口,建立了17个区革命委员会,1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黔东特区的建立,使过着流动游击生活的红三军有了立足之地,部队得到了必要的修整和补充,同时为红六军团的到来树立了目标,提供了基地。
红二、六军团会师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屡战失利。党中央、中央军委不得不做出退出根据地的决定,实行大规模转移。主力行军前,派出三支部队作为先遣队,先行突围远征,红六军团就是其中一支。1934年7月23日,按照中央指示,红六军团离开湘赣根据地,转移到湖南中部开展游击战争,创立新的苏区,同时与红三军取得联系,并确定成立任弼时为主席,萧克、王震为委员的军政委员会为红六军团突击转移的最高领导机关。8月7日,红六军团9200多人从江西省遂川县横石等地出发,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行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穿行了20多个县,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在1934年10月初到达黔东。
1934年10月24日,贺龙、关向应等红三军领导人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等红六军团的领导人在贵州省印江县木黄胜利会师,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红二、六军团胜利会师,使来自两个战略区的红军结成了一个战斗的整体,成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进一步创建和扩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强大战略突击力量。
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在黔东苏区虽得到了暂时的休整,但是黔东地区经济落后、地瘠民穷,粮食缺乏,兵源和物资补充困难。黔东地区狭小,不利于红军大兵团迂回作战,对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也不理想。红二、六军团经过反复研究,一致认为湘西、鄂西更适合建立新苏区。以湘西和鄂西为中心的湘鄂川黔边区为多民族杂居地,长期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压榨,革命要求强烈。红二军团曾长期在此活动,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加之贺龙就是桑植人,在当地的政治影响力颇大。而湘鄂川黔边区的反动力量相对薄弱,多为地方军阀部队,总兵力不足2万,内部矛盾重重,战斗力也不强。同时,除国民党外,还有神兵、土匪等势力,他们之间矛盾很大。进军湘西、鄂西,既能牵制、调动湘鄂两省国民党军,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又能在游击战、运动战中歼敌,恢复和发展根据地,可谓一举两得。红二、六军团决定挺进湘西,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红二、六军团会师后,迅速开展了湘西攻势,纵横驰骋于湘鄂川黔边区,先后取得了十万坪、浯溪河等战斗的重大胜利,连克永顺、桑植、大庸、桃源、慈利等县城及广大地区,开辟了以永顺、大庸、龙山、桑植、恩施为中心,包括湖南的保靖、慈利和鄂西的宣恩、咸丰、鹤峰、来凤、利川、恩施等县以及鄂川边、川黔边部分地区在内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其游击区域包括湖南的沅陵、桃源、常德、石门、津市、临澧、澧县,湖北的松滋以及原属四川的黔江、石柱、秀山等部分地区。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为加强党对根据地的领导,根据中央书记处的电示,1934年11月26日,在大庸县城永定镇(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成立中共湘鄂川黔边区临时省委,作为根据地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央代表任弼时任省委书记,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人为省委委员。同时,成立以贺龙为司令员、任弼时为政治委员的湘鄂川黔省军区,以贺龙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
12月16日,湘鄂川黔省委作出《创造湘鄂川黔边苏维埃新根据地任务决议》,决议指出:“为着开展和掀起湘鄂川黔苏维埃革命的巨潮,使得这一地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得到解放;为着我红二、六军团有着巩固的根据地,来实行他所负担的历史任务,省委决定在湘鄂川黔边区创造巩固新根据地”。按照省委决议精神,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主力继续向沅水中下游实施进攻,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任弼时领导留在后方的红军部队和地方干部,迅速奔赴湘鄂川黔边各地,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建立县、区、乡革命政权。在红军胜利影响和党的正确领导之下,先后成立了永保、郭亮、桑植、龙山、大庸、慈利、石门、宣恩、慈桑9个县革命委员会(或苏维埃政府),区乡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同时,还建立了共青团、工会、贫农团、女工农妇代表会、互济会、儿童团等各种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如军分区、独立团(营)、游击队、赤卫队等也逐步组织起来,并镇压了一批官僚地主,清剿了2000多名地主武装和土匪,根据地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1935年8月,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围剿”,红二、六军团乘胜东进,先后占领石门、澧州、津市、临澧等县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
到1935年9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和游击区已扩大到东至洞庭湖西岸,西至四川酉阳,西北至湖北咸丰、恩施,南至沅陵,北至鹤峰,加上黔东和鄂川边两个游击区,人口约200万。红二、六军团也发展到4个师12个团,约2万人,湘鄂川黔苏区成为中国南部苏维埃运动发展中最重要的柱石。
恩施州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