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张宝训 通讯员蒋姮 杨承桦
桌椅摆放整齐、书籍琳琅满目、屋外秋蝉阵阵、屋内书声琅琅……9月1日,利川市元堡乡红椿村农家书屋里,村民围坐书桌读书看报,孩子忙着暑期学习,书香气息扑鼻而来。
16岁的黄兴玲捧着一本《明朝那些事儿》,津津有味地读着。她是利川市职校学生,家到农家书屋只有几百米距离。暑期期间,每天来读书充电,是她雷打不动的“课程”。
“书屋里书籍众多,包罗万象,涵盖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科学技术和艺术等,我正好利用暑假来阅读,开阔视野,能学到许多课本外的知识。”黄兴玲感叹,农家书屋成了家门口的图书馆。
目前,红椿村农家书屋藏书近万册,每年除了常规更新书籍外,武汉海关驻村工作队还开展捐书等活动,不断建强村里读书阵地。
农家书屋不仅深受孩子们喜爱,还是村民眼中的“精神粮仓”。
8月28日,毛坝镇五二村村民黄文斌新进了一批鱼苗。当鱼苗放进池塘后,他发现鱼身上出现了霉点。这时候,他记起村头农家书屋里有许多养殖技术的书籍。这两年发展茶叶时,他通过阅读书屋里的书籍,在管理和施肥等方面尝过甜头。
于是,黄文斌径直来到农家书屋,在书架里找到一本关于养鱼常见病方面的书,在书中获得了“药方”,最终成功解决了水霉病问题。“放鱼第一天死了10多条,第二天零星几条,第三天鱼就再没有死亡了。”黄文斌笑着说。
现如今,农家书屋已是利川市每个村落的“标配”。全市已建成农家书屋304个,实现农村全覆盖。
利川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市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做文章,聚焦于“实”“新”“融”,不断完善拓展农家书屋服务功能。
利川市先后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际更新各类书目,强化阵地建设和规范管理,确保农家书屋有书读、有人管、有活动吸引,还将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驿站等平台融合发展,实现共建共享。
与此同时,利川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通过数字赋能推出“书香荆楚”数字书屋,采取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配备电子图书7万余册、有声读物4万余集、期刊500余种、报纸近600种。农家书屋将线下线上相结合,让群众阅读变“悦读”。
农家“小书屋”,蕴藏“大能量”。农家书屋逐渐成为群众的“文化阵地”和“加油站”。
元堡乡花秋村探索“农家书屋 ”模式,将群众阅读、党员学习和儿童活动等整合起来,解决好农家书屋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实现为各类阅读群体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服务。
忠路镇主坝村利用暑假,在农家书屋开展绿色阅读、防电诈等宣传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身边真实案例引导孩子们提高安全意识,点亮“护苗”成长路。
农家书屋真正做到了“屋”尽其用,成为群众的“精神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