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田永祥 覃红 胡学文 邓敏
黔张常铁路来凤段穿越来凤城郊。(资料图)
咸来高速。(资料图)
来凤大道。(资料图)
湘鄂情大桥。(资料图)
来凤以凤凰降临栖息的美丽传说得名,南邻湖南省龙山县,西接重庆市酉阳县,东北与宣恩县、咸丰县相连,有湖北“西大门”之称。
近年来,来凤县全面实施“43321”大交通骨架建设(宜来、咸来、恩来、来秀四条高速,209、242、353三条国道,285、248、367三条省道,黔张常、安恩张两条铁路,来凤通用机场);完善城区“六纵五横”交通路网(六纵”指接龙桥路、解放大道、凤翔大道、凤仪大道、武汉大道、酉水大道等城区六条纵向干道,“五横”指凤北路、凤中路、凤南路、民族路、凤舞一路等五条横向干道),交通运输业呈蓬勃发展态势。
打通大动脉,完善路网布局
建州40年来,来凤县以建设武陵山区交通枢纽为目标,着力织好内联外通的交通网,一代又一代交通人,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踏着建州强县的铿锵步伐,大力弘扬“两路”精神,发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屈不挠的铺路石风格,开山劈水,跨涧越壑,砥砺奋进,铁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打通大动脉,驶入发展快车道。
截至2022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3103公里。2014年,恩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来凤境内长约2公里,结束来凤县无高速公路的历史。2020年8月,咸来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主线共18.674公里,途经来凤县翔凤镇、三胡乡、革勒车镇3个乡镇8个村,设置三胡互通一处。g209、g242、g353三条国道共65公里,s248、s285、s367三条省道共186公里,农村公路2850公里。路网密度达2.3公里/平方公里,居全州前列。
黔张常铁路恩施州境内约56公里,其中来凤段有28.5公里,2019年12月正式通车,来凤火车站正式运营,实现铁路从无到有。该路段起于革勒车镇高山隧道,止于翔凤镇酉水河特大桥,途经革勒车镇、三胡乡、翔凤镇3个乡镇16个村。
干线公路提档升级
建州以来,来凤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掀起一轮又一轮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热潮。干线公路实现从窄变宽、从短到长、从线到网的飞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成线成网、外通内畅的干线公路交通网络。
国道不断增加。来凤县现有3条过境国道,即g209苏北线来凤段、g242甘钦线来凤段、g353宁福线来凤段,3条国道在来凤境内总里程达65公里。从1986年起,来凤县对g209国道进行多次改造,到2006年全部升级为二级公路,境内路段长9.5公里。
g242国道来凤段起点为与咸丰县交界的三胡乡老鸦关,止点为与湖南龙山县交界的团结桥,来凤县境内该路段原为省道咸来线,1998年路网调整并入省道利智线。2021年中华山隧道的全线贯通,彻底打通g242国道与来凤县城的咽喉,桂花树工业园至火车站路段建成后,武汉大道至火车站里程缩短至5公里,对进一步提升来凤县国省干线路网运营效率,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实现公铁联运、快速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g353国道来凤县境内起于湘鄂情大桥经城区武汉大道,止于三胡乡老鸦关,长35公里,其中庆凤山广场至老鸦关段与g242国道共线28公里,目前正在争取线路走向调整。共线路内除了g242国道3座桥梁外,还有湘鄂情大桥和官渡口大桥。横跨酉水河的湘鄂情大桥,连接龙山与来凤两个县城,按双向6车道设计施工,是龙山岳麓大道和来凤武汉大道的延长线,大桥实现跨省对接,来凤龙凤新区和龙山华塘新区就此连成一体,双方距中心城区车程仅10分钟,是龙凤示范区标志性枢纽工程。
为进一步优化国省道交通网络,2022年,来凤县又规划建设g646国道来凤段,线路起于来凤、宣恩两县交界处贾家沟,接道宣恩境内g646国道,经翔凤镇老茶、枫香、白岩,止于竹坝,接209国道,全长约8.6公里。
省道持续优化。40年前,来凤境内只有咸来线一条省道,县城连接百福司镇、大河镇等6个乡镇的还是等外级公路。为打破县城至乡镇的交通瓶颈,来凤数万名干部群众,义务出工出劳,一锄一锄、一锤一锤,让公路在脚下延伸。
1990年,横跨酉水河、全长175米的百福司大桥建成通车;1992年,县道来百公路升级为s248省道,线路起于县城翔凤镇,经绿水镇、漫水乡于百福司镇智勇关进入重庆市酉阳县境内,是来凤的一条重要跨省通道。
1985年,大河镇连接鄂、川两省的来(凤)酉(阳)断头公路建成通车,打通了县城经大河至酉阳的出口通道,命名为县道讨橙线。2017年,讨橙线完成路基路面改扩建工程,升级为s285省道,全长51公里,累计投资3.5亿元。
在县道来百线、来大线升级为省道的同时,来凤县同时规划建设s367省道,打通又一条出口通道。2019年,s367省道猴栗堡至革勒车段建成,来凤县最后一个乡镇——革勒车镇通达二级公路,至此,全县实现所有乡镇通达二级公路。s367省道来凤境内全长81公里,起于三胡乡讨火车,止于咸丰县坪坝营镇筒车坝,按照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将咸丰县坪坝营景区、来凤县徐家寨景区联成一线,是来凤、咸丰两县的一条产业路、旅游路和乡村振兴路。
来凤县的国道省道干线养护管理十分精细。杨文仲是s248省道范家沟道班原班长,从事基层道班工作40余年,他坚持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理念,几十年如一日,痴心护路,总结出了“路面有拱,边沟要通”“观天来养路,用料要讲究”“中间一块片,边子一条线”等公路养护方法,探索出机械养路、因材养路、预防养路等现代化公路养护技术,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良好口碑。他所带领的道班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他个人曾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职工标兵”“恩施州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农村公路惠民生
1977年,一声炮响,飞砂走石。“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带领近千名群众,在山洞安营扎寨,带头打炮眼、挑石头、修路基,历经4个多月,在百福司高洞村海拔1000多米的悬崖绝壁上修通了一条挂壁公路,附近的村寨得以粮食出村、肥料入户,这是当时来凤少有的农村公路之一。
建州40年来,来凤县农村公路得到了飞速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县农村公路已达2850公里(其中县道199公里,乡道708公里,村道及以下1943公里),密度1.8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山区县(市)前列。
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设新模式。2010年,来凤县出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创造性地提出“六自一无”的原则,即田土自调、青苗自补、管线自移、房屋自迁、障碍自清、矛盾自解、取料无偿,同步推行施工队伍准入制、项目片区管理制、质量目标考核制、领导联系项目片区负责制的“四制管理”。这种政府主导、部门支持、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模式经总结推广,在全县乡村道路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19年,来凤县出台《农村公路实施细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公路建设路径。这一做法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公路建管养职责,增加了乡镇的主动权,提高了乡镇的积极性。
不断完善养护管理新机制。2008年,来凤县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作为地方公益性事业,纳入公共财政管理范畴,设置65个公益性岗位养护农村公路,使全县车流量相对较高的569.7公里农村公路有了专职“保姆”。2019年以来,来凤县探索和推行“市场化”“公司化”日常养护农村公路模式,日常养护农村公路1099.2公里,县道、乡道、通行政村主干道日常养护率100%;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对通组通院落公路进行季节性养护,全县农村公路实现“有路必养”的目标。养护措施由原来的突击养护转化为日常养护,个体养护转化为公司养护,粗放养护转化为专业养护,形成农村公路养护“来凤经验”,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村公路线多面广、养护不力的困难局面。
积极创建“四好”农村公路。来凤县按照乡镇有精品路,片区有示范路,村组有整洁路的要求,以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秀美乡村为切入点,完成创建“美丽农村路”58公里。旧司镇板沙界红色寨堡是大革命时期党领导农民起义的重要遗址,由于交通不便,长期处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态。来凤县投入资金4000万元改扩建红色马板线,使之成为路面宽6.5米的沥青混凝土三级公路,把板沙界革命遗址打造成周边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新胡线是连接县域循环的重要乡道,来凤县投入资金2400万元,实施改扩建工程15.4公里,使全线成为6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旅游线路。新农线是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农园为中心的文旅融合产业循环路,沿路樱花夹道,山青水秀,彩色路面连通园区各产业基地。
产业发展到哪里,旅游发展到哪里,公路就修到哪里。2012年,全长220公里、连接全县8个乡镇的大循环线正式贯通,在全州率先实现县域内乡(镇)公路直接相连的目标,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
大循环公路成为深山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路,贯通城乡一体的出口路,融洽干群和党群关系的民心路。百福司镇的藤茶、绿水镇的腊肉、革勒车镇的绿色蔬菜,都能够在家门口运往武汉、上海等全国各大城市。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如今的来凤大地,一条条柏油路入乡进村,一辆辆公交车串起了城市生活,百姓的致富路、幸福路伸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