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6棋牌>>专题>>>>绿色恩施 四十芳华>>利川市

清江源头幸福长 -516棋牌

——利川市奏响民族团结和美之歌

发布时间:2023-08-04 14:41 来源:恩施新闻网 作者:秦卫飞 编辑:刘婉茜

各族人民大团结。(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秦卫飞 瞿 琪 通讯员 袁 毅

“龙船调的家,神韵柏杨坝,心连心,手拉手,民族团结一心壮豪情……”

一曲吹打乐,巧妙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

“民族团结的花儿最鲜艳,民族团结的果实最甜蜜,民族团结的人民最幸福,民族团结的地方最和谐……”

欢快的歌声在利川大地回响,唱出近百万各族儿女的幸福生活。

利川是龙船调的故乡,是湖北西大门,是恩施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2.98%。利川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发展为“总钥匙”促进各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一心,凝聚合力,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安宁”的时代强音。

乡村美如画。(资料图)

非遗韵味足,构建民族精神家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有和共享,使得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人民建立起深厚的文化认同。

柏杨坝镇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川灯歌《龙船调》的发祥地,获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柏杨坝镇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节日、州庆等为契机,通过“展示 展览 体验 互动游戏”等形式,深挖民族元素,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推动文艺创新,各族群众在共享共乐中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车车灯、舞狮、舞龙、威风锣鼓……近日,柏杨坝镇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在该镇举办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性示范暨民俗展演活动中,传统民族民俗文化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为观众献上了一场乡村文化的“嘉年华”。

“啰阳啰阳桥儿,牡丹花呀啊……”随着锣鼓声响起,表演者身穿民族服饰,热情地载歌载舞。在这场灯歌节目演出中,领唱的是77岁的民间文艺骨干陈文菊,她精心准备每场演出,精神不输年轻时代。据介绍,陈文菊7岁时开始学唱灯歌,一唱就是70年。

柏杨坝镇积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民族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大力开展非遗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活动,让利川灯歌走进千家万户。如今,柏杨坝镇各类民俗文化中心户有60余户。平日里,以中心户为骨干组织开展民俗文化培训、演练、交流等活动,让2000余位村民掌握一项以上民俗技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民俗文化学习表演行列。

巧手织就辛福生活。(资料图)

依托资源禀赋,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经济、推动村民共同富裕是实现各民族繁荣进步的基础,是维护民族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野猫水村位于利川市团堡镇中部,80%的村民为土家族和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2014年和2021年,被评为“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今年,该村正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村内有古塔、古湖、古井、古树,是游玩观赏、陶治情操、康养宜居的好地方。该村按照“山水野趣、生态旅游、乡居休闲”的定位,狠抓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完成285户特色民居改造,并修缮保护省级文物“宜影塔”、修建培风长廊,带动全村旅游业持续向好发展。

全村现有民宿60家,夏季日均接待游客700余人,旅游年收入600万元以上。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5万元。

武汉游客吴汉玉已经连续4年来到野猫水村避暑旅游,清晨邀约伙伴一起,围绕着宜影湖走走停停,欣赏美景,唱着小曲,享受着山村慢节奏的惬意生活。

“我们很喜欢这里,民族韵味浓厚,风景优美、村民朴实。”吴汉玉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引导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使野猫水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野猫水村第一书记朱世坤说。

“候鸟”在汪营镇山野印象体验民宿和美食。(资料图)

以“凉”为媒,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利川地处鄂西南边陲,森林覆盖率达68.82%,夏季平均气温22.2℃,酷夏清凉,荣获“中国凉爽之城”称号,被誉为“天然氧吧”“避暑胜地”,每年有近千万人次游客来利川避暑纳凉。利川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州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发挥气候优势,以“凉”为媒,促进各民族广泛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取得良好成效。

微风吹拂,烤串香味扑鼻而来,买买提羊肉串摊位游客络绎不绝。烤串师傅是个22岁的小伙,名叫玉苏普,新疆维吾尔族人,刚来利川一年。

一年前,玉苏普在网上认识买买提,得知买买提在利川开烤羊肉串店。在买买提邀请下,玉苏普毕业就来到利川。“这里很好,我喜欢这里。”玉苏普打算跟买买提一样长期留在利川发展。

据了解,买买提来利川十余年,拥有两家铺面、一个固定摊位。每年夏天,他还会在苏马荡租短期摊位。

“这边不仅气候好,人也很好,我们住得很舒心。”来自宜昌的“候鸟”陈丽娜说。她还专门写了一篇诗歌《苏马荡里有我的家》,在6月举办的“2023年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开幕式暨第三届龙船调文化艺术主题日活动”启动仪式上,与其他3位“候鸟”市民共同朗诵。

为更好服务“候鸟”市民,进一步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每年夏天有60万“候鸟”市民的苏马荡近日升级了爱心驿站。将爱心驿站与红色驿站、零工驿站、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共建,以构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会、站、家”一体化为目标,组织召开“会、站、家”一体化建设联席会议,收集整理群众“心愿单”,共同搭建基层工会新的活动载体和服务平台,使基层工会组织在功能上共享共有、在思路上求同存异、在操作上互联互通,实现整合资源强化服务、打通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走向幸福的原野。(资料图)

利川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利川市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各族群众,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州委民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断丰富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聚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围绕共同繁荣发展和共同团结进步,发挥“土、硒、茶、凉、绿”特色优势,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坚持以创建促团结、以团结促发展,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成效。

责任编辑:刘婉茜
网站地图